tags: 藏象/腑 小肠
pages: 080
小肠主泌别清浊,指小肠对食糜作进一步消化,并将其分为清浊水谷精微和食物残渣两部分的生理功能。清者即精微部分,包括谷精和津液,由小肠吸收,经脾气转输至全身,灌溉四傍;浊者即食物残渣和水液,食物残渣经阑门传送到大肠而形成粪便,水液经三焦下渗膀胱而形成尿液。小肠在吸收水谷精微的同时,也吸收了大量的津液,故有“小肠主液”之说。所以小肠泌别清浊的功能,还与尿量有关。小肠泌别清浊的功能正常,则精微与糟粕各走其道而二便正常。如《类经·藏象类》
说:“小肠居胃之下,受盛胃中水谷而分清浊,水液由此而渗于前,糟粕由此而归于后,脾气化而上升,小肠化而下降,故曰化物出焉。”若小肠泌别清浊的功能失常,清浊不分,就会出现尿少而便溏、泄泻等症。临床上,以“利小便所以实大便”的方法治疗泄泻,就是“小肠主泌别清浊”理论的具体应用。
小肠主液,指小肠在吸收谷精的同时,吸收大量津液的生理功能。小肠吸收的津液与谷精合为水谷之精,由脾气转输到全身;部分水液经三焦下渗膀胱,生成尿液。《医贯·噎膈论》
说:“小肠主液……小肠热结则液燥。”小肠实热,可出现小便短赤涩灼痛等症状,甚则热盛灼伤阳络,可见尿血。*